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77篇
  免费   1159篇
  国内免费   983篇
财政金融   2283篇
工业经济   1393篇
计划管理   7887篇
经济学   7809篇
综合类   8786篇
运输经济   156篇
旅游经济   472篇
贸易经济   5251篇
农业经济   2777篇
经济概况   720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695篇
  2020年   803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1005篇
  2014年   2534篇
  2013年   2879篇
  2012年   3539篇
  2011年   4657篇
  2010年   3584篇
  2009年   3171篇
  2008年   3494篇
  2007年   3240篇
  2006年   3085篇
  2005年   2291篇
  2004年   1677篇
  2003年   1317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也有一个生存、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在研究了合作经济及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法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生存条件、制度变迁及发展。  相似文献   
82.
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德育问题是当前德育问题的重要前沿性课题。随着德育学科的科学发展以及教育的现代化趋势,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高校中,隐性德育是相对显性德育而言的,是高校整体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本文从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内涵、开发与建设的原则和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引起对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重视,合理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8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方政府应把社会结构、人类发展与宏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确立新的开发目标;整合新的扶贫思路;成为为市场服务的主体。  相似文献   
84.
在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乡镇经济的发展已不仅是地方政府、乡镇企业的责任,农业院校在履行其育人、科研功能的同时,更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乡镇、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推进作用。文章以位于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农业院校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所在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有高等教育辐射的左家镇与没有高等教育辐射的土门岭镇在人均收入、农林牧渔各项产值等方面进行比较,用翔实、准确的数字表明:农业院校是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5.
作为中国近代职官制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关于总理衙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包括对总理衙门设立的背景、过程、影响、历史地位等。通过对近15年来总理衙门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单小结,阐述了其中的主要观点及分歧,并提出了总理衙门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86.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  刘勇 《开放导报》2008,(3):32-37
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普遍加速高位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增长速度继续呈"西部东部快、中部慢"格局,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增长速度可能稍有放缓,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态势。本文提出了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This paper, following McGoun's (1997) seminal article comparing the economy of financial securities to a hyperreal poker game, argues that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ers should take the “linguistic turn” that has rejuvenated 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ny, if not most, of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in recent decades. In general terms, this means following Ludwig Wittgenstein's language game paradigm rather than Karl Popper's scientific deductive hypothesis testing methodolog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is by drawing on some of Jean Baudrillard's' ideas, particularly his concept of hyperreality and his phases of the image theoretic.The paper presents a poststructuralist 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the radical ruptures and reformulation of the meaning attributed to the accounting sign of earnings over the feudal, counterfeit, production, and simulation eras. It concludes that, as with many other sign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earnings sign no longer has any relationship with, nor does it any longer refer to, any real or intrinsic profit but instead floats ungrounded in today's financial economy.The paper recommends that researcher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dopt paradigms from literary theory, semiotics, linguistics, and semiology rather than continue to rely on economics-based theory, which has lost its power for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happenings in today's financial economy of self-referencing models and images.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电镀镍污泥浸出工艺中氨回收的工艺流程、使用原材料和各单元操作,并对各单元操作的技术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90.
Susan Newberry 《Abacus》2003,39(3):325-339
The underlying question raised in this article is: why is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s conceptual framework (CF) so authoritative when it is conceptually incoherent? A supplementary question is how can ‘conceptually robust’ accounting standards be derived from an incoherent framework? This article draws on Page and Spira's (1999) contrasting framework metaphors to suggest that the appearance of conceptual robustn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eality, and illustrates the poin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s (IASB’s) progress report on its reporting performance project. Some inherent weaknesses in the move towards internationally enforceable financial regulations have been acknowledged, but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e IASB's project demonstrates two additional weaknesses: internal incoherence, and the potential for political ends to drive supposedly technical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